心律大師產品特色

血壓量測
心跳變異性 (Heart rate variability, HRV) 分析
自律神經活性分析
      交感神經活性與比例
      副交感神經活性與比例
      平衡指標
心律不整偵測
心跳脈波(動脈血壓波)自動分析 (脈診儀功能)
血管緊張度 (動脈硬化) 指數
即時心跳與HRV監測功能可用於Biofeedback

2016-07-28

認識自律神經失調

資料來源:臺安醫院



認識自律神經失調


一、案例

李小姐,三十八歲,忽冷忽熱,晚上睡覺會冒汗、腸胃道不適,經常便秘或是胃酸逆流。另外她長期頭暈、肌肉酸緊、耳鳴、晚上難以入眠,白天卻又很疲 倦。經過耳鼻喉科檢查及神經內科檢查均顯示正常。三個月前開車時,突然出現心跳加快、胸悶、呼吸困難,覺得自己快要窒息,抽血及心電圖檢查都正常。這樣的 狀況日後無預期地發生了兩三次,每次都是在密閉空間。不斷反覆做檢查,試圖找出病因,不過結果都顯示正常。轉介精神科,診斷為恐慌症及廣泛性焦慮症。


二、何謂自律神經失調

自律神經失調是用來形容一群難以用生理的原因去解釋的身體症狀。在精神科裡面,它與下列診斷相關:身體化疾患、未分化型身體疾患、疼痛疾患、恐慌 症、廣泛性焦慮症、轉化症、解離症、慮病症、強迫症、心理因素影響或造成的醫學狀況、戲劇性人格、強迫性人格等。典型的症狀包括:頭痛、頭暈、胸悶、心 悸、腸胃道不適、呼吸急促、冒汗、手腳發抖、肩頸肌肉酸緊、耳鳴、手腳發麻。症狀各式各樣,但這些診斷的共同特點是個案患有一些很困擾的非特異性身體的症 狀,不斷地去做檢查都找不出病因。但是找不出病因,並不代表沒有原因,而是這些症狀大都跟心理壓力有關。

甚至有些生理的疾病,現在都已被認為跟心理因素是密切相關的:包括高血壓、氣喘、胃潰瘍、異位性皮膚炎、發炎性腸炎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、風濕性關節炎、腸躁症等。

三、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

生理會影響心理,當然心理也會影響生理。很多疾病的產生,除了先天體質跟環境的交互作用之外,心理其實扮演很大的角色。首先我們要先瞭解壓力反應。 當我們遇到急性壓力時,我們的大腦的杏仁核會先偵測到危險的刺激,透過交感神經系統發射訊號給我們的腎上腺髓質系統,因此腎上腺就會分泌腎上腺素及正腎上 腺素,讓我們的血壓上升、心跳加快、肌肉收縮、腸胃道蠕動變慢,產生打或跑的反應,以應付外來的壓力。這是生物體求生存的一種本能及保護的機制。但是,一 旦大腦不斷地偵測到壓力,就會進入慢性壓力的模式。這時候,我們的腎上腺皮質就會接手,分泌體內壓力荷爾蒙,就是所謂類固醇。類固醇會降低免疫力。因此當 我們壓力大時,比較容易感冒。另外壓力荷爾蒙會不斷告訴大腦,現在還是處在危險的狀態。因此大腦會通知身體儲存脂肪以備不時之需。難怪,長期在慢性壓力之 下的人,常會有厚厚一層的腰圍脂肪。特別是內臟脂肪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相關。另外,大腦長期在壓力荷爾蒙的作用下,神經細胞會受損。一旦大腦生病了,我 們的自律神經系統就會失調,憂鬱、焦慮及身體其他的疾病就會隨之而來。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,交感神經會讓我們處在亢奮的狀態,好讓我們 應付壓力;副交感神經則讓我們處在放鬆的狀態,可以讓細胞休息獲得養分。這套神經系統不是我們意識可以控制的,但它主管我們的呼吸、心跳及腸胃道蠕動。因 此自律神經失調,最常見的症狀都跟這幾個器官系統有關。

除了外在壓力之外,另一種叫做內在壓力。每個人都會有內在的心理衝突,我們會有憤怒及性的慾望,這些都來自本我(Id)。但是自我(Ego)常常必 須壓抑這樣的慾望,因為我們內在的超我(Superego)常不允許這樣的慾望出來。壓抑成功的話,就不會有症狀,但是如果壓抑失敗的話,就會出現症狀。 這叫做內在衝突,既想要滿足慾望,但是又害怕實現自己慾望,因此就卡住了。A型人格,事事要求完美的人,就常讓自己處在高度壓力的狀態以及高度壓抑的人 格,比如說敢怒不敢言、忍氣吞聲的人,都比較會產生所謂的內在壓力。

四、診斷及治療

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斷,必須經過詳細的問診,並安排相關檢查以排除生理的疾病。既然心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因此問診時,醫師會詳細詢問現在生活所遭遇 的外在及內在壓力,及其與症狀之間的關聯性。另外心率變異性是目前心身醫學科常用來偵測自律神經失調的檢查。心率會隨著身體所感受的壓力狀態透過自律神經 做出快或慢的調節。心率變異性愈好的人,心臟的彈性度越好,自律神經的調節越平衡。

自律神經失調既然被認為跟壓力有關,因此壓力管理是很重要的。如果是外在壓力,就要去思考有沒有可能改變壓力源。如果壓力源的改變是有限的,那就要 去反求諸己,改變自己對外在壓力的認知。另外學習腹式呼吸及冥想可以幫助放鬆。如果壓力是來自內在的,就要瞭解自己內在的心理衝突,將壓抑的能量轉化或昇 華,這有時需要透過心理治療來幫忙。另外,最好的治療就是養成固定的有氧運動習慣。運動可以讓大腦健康、讓肌肉放鬆、也可以轉移壓抑的能量,對身體及心理 有莫大的幫助。切記,要去享受運動完之後的舒暢感覺,而不是讓運動成為另一種心理壓力。

如果自律神經失調已經嚴重到疾病的診斷時,才會考慮藥物治療。目前常用的抗憂鬱劑及鎮定劑都有改善症狀的效果。一般而言,抗憂鬱劑的服用需要至少半 年到一年的時間。鎮定劑則是短期服用。藥物的療效其實只有五成到六成的效果。所以自我信念的力量更是重要的。相信自己會好,其實就已經好一大半了。

總而言之,我們的自我承受三方壓力:來自外在現實的壓力、來自超我的要求及來自本我的慾望。這三方出現任何一方失衡時,我們就會出現心身的症狀(圖一)。瞭解自己的壓力根源,尋求專業的協助,才是上策。

心理醫學模型:心理、生理與情緒、行為及生理症狀之關係

作者: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 曾冠喬
出處:臺安醫訊第166期

 

延伸閱讀

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之交互作用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nd the 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 

牙醫師也推薦量測自律神經 

心跳變異性與自律神經的關係. Relation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(HRV) and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(ANS).  

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( Dysautonomia )  甚麼是自律神經 Introduction of ANS

HRV parameters, 心跳變異性參數 

HRV Time domain analysis and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 

自律神經系統, Autonomic Nerve System, ANS  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

關於馬克獅博士康健研究室

我的相片
I am a Ph.D of NTUEE, Major in BME. I am a healthcare, medical device and medical informatic professional developer.

熱門文章